2007年7月2日星期一

一切都不可以攀缘执著

请以最简单的话,说明佛教的讯息是什么?
我们可以用佛陀的一句话来回答:"一切都不可以攀缘执著。"
一切都不可以攀缘执著,这是佛陀自己所宣说的格言。我们不必浪费时间来搜寻三藏,因为这句简单的话已经够清楚了。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可以浓缩成这一句简单的话:"一切都不可以执著。"告诉我们攀缘执著就是苦。当我们了解了这一点,就可以说了解了佛陀的整个教法、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。能够做到这一点,就等於实践了全部佛法。
一个人为什么守不住行为的规矩,那是因为他有攀缘执著。如果他能够一切都不攀缘执著,放下贪嗔,就必然能够守住行为的规矩。一个人的心之所以会散乱,不能集中,那是因为他有所攀缘执著。一个人之所以缺乏内观的智慧,也是因为他有所攀缘执著。当一个人能够做到不攀缘执著的时候,同时他也就证得了道、果、涅槃。
佛是绝对不执著的人。法教导不执著的修持及其结果。僧是修持不执著法门的人,有些还在修持当中,有些已经完成了修持。
当有人问佛陀他的整个教法是否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时,他说:"一切都不可以攀缘执著。"
如何修持不攀缘不执著?
如果你遇到外国人问你如何实践佛教的精义时,你在回答时还是要引用佛陀的话。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来回答。佛陀以简单扼要的辞句来说明如何修持。当看到东西时,就只是看。当听到声音时,就只是听。当嗅到香气时,就只是嗅。当尝到味道时,就只是尝。当触摸到东西时,就只是触摸。当心中想起一件事情时,譬如是染污的念头,就只是知道那是染污的念头。
诸位过去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说法,让我们再说一次。当看到时,就只是看!如果可能的话,在看的当下,只是看;在听的当下,只是听;在嗅的当下,只是嗅;在尝的当下,只是尝;在触的当下,只是触;在想的当下,只是知道在想。这表示不可以加入任何的自我观念。佛陀开示,如果一个人能够如此修行,"我"就不再存在;"我"不存在就是苦的息灭。
"以眼睛看一件东西,只是看。"这需要说明。当外物接触到眼睛时,就要加以观察和认识;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。但不要让喜欢或不喜欢的情绪生起。如果你允许喜欢的情绪生起,你就会贪;如果你允许不喜欢的情绪生起,你就要加以摧毁。因此,就有了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,这就是所谓的"我"。一有我,就会产生痛苦和欺诈。如果看到了一件东西,就只允许产生智慧和觉醒。不要让你心中的染污驱使你去攀缘执著。要培养足够的智慧来知道什么样的行动才是对的、合适的。如果不需要采取行动,就忽视那个东西。如果要从它得到某种结果,就要以全然的觉醒和智慧前进,不可以产生自我的观念。如此一来,你就得到了你想要的结果,不会有苦产生。这是非常简要的修行原则,而且应该把它视为最殊胜的原则。
佛陀开示:看的时候,只是看;听的时候,只是听;嗅的时候,只是嗅;尝的时候,只是尝;触的时候,只是触。让一切当下停止,智慧就会自动发挥功能。采取正确合适的途径,不要产生"喜欢者"或"憎恨者",因而跟著喜欢或不喜欢而行动。"我"产生於喜欢或不喜欢,这样子的心混乱不安,不自由,它在作用时毫无智慧可言。
为什么我们不提戒、定、慧、作功德或布施是最能产生成果的修行呢?这些都是有利於修行的条件,却不是法的核心,不是最重要者。我们作功德、布施、守戒、修定、发慧都是为了变成稳定的人。当看的时候,只是看、当听的时候,只是听。达到这个田地,就变成稳定的人,就可以稳定如山、不可动摇、平等不二。虽然形形色色的东西以各种方式、透过各种感官的途径跟我们接触,但"我"还是不会生起。作功德和布施是去我的方法,守戒和修定是控制自我的方法,发慧可以摧毁自我。在这里我们不谈若干不同的事,我们只谈日常生活中最要紧的事。我们的眼睛看到了这个那个,我们的耳朵听到了这个那个,我们的鼻子嗅到了气味,我们的舌头尝到了味道,我们的身体触到了东西,我们的心想到了事情。我们必须好好守卫这些六根,经常注意六根的入口。这一个修行方法涵盖一切法门,是佛法的核心。


<圆融的人>

佛 陀 每 天 安 住 在 怎 样 的 心 境 中 ?

佛 陀 曾 谈 到 自 己: 「 如 来 住 於 空 性 殿 堂 。 这 里 的 「 殿 堂」 是 心 法 而 非 色 法, 心 法 本 身 也 是 一 种 住 处, 就 是 心 境,「 空 性 殿 堂」 是 一 种 当 下 空 掉「 我」、「 我 所 有」 的 心 境。 佛 陀 这 样 对 自 己 说:「 如 来 安 住 於 空 性 殿 堂, 每 天 都 有 无 上 的 喜 悦。」 安 住「 空 性 殿 堂」, 就 是 安 住 於 面 对 一 切 事 物 时 都 能 空 掉 「 自 我」 的 感 觉。
所 以 , 以 佛 的 眼 光 来 看 , 世 间 所 见 的 许 多 价 值 标 准 , 都 是 人 的 执 著 妄 想 , 是 非 善 恶 , 本 来 没 有 绝 对 的 标 准 。 一 个 人 从 某 个 角 度 看 是 大 坏 蛋 , 可 是 从 另 一 个 角 度 来 看 , 也 可 能 是 个 大 好 人 。 这 些 标 准 都 是 人 定 出 来 的 , 未 必 放 诸 四 海 而 皆 准。 我 们 如 果 不 能 觉 察 自 己 的 偏 执 , 就 会 被 自 己 的 好 恶 所 蒙 蔽 , 也 就 会 理 直 气 壮 的 拿 着 自 己 所 执 著 的 价 值 标 准, 去 衡 量 外在 环 境 。 合 乎 自 己 的 标 准 , 就 起 了 贪 爱 心, 不 合 标 准, 就 起 了 厌 恶 心, 这 个 分 别 心 , 就 是 烦 恼 的 根 源 。 其 实 , 外 在 的 境 界 根 本 是 一 样 的 , 就 像 佛 陀 的 手 臂 , 非 正 非 倒; 可 是 , 不 同 的 人 来 看 , 就 有 不 同 的 评 价 和 反 应 。 我 们 若 能 时 时 反 省 自 己 的 偏 执, 在 待 人 处 事 上 , 就 会 比 较 圆 融 了 。

( 泰 本 巴 利 藏 第 14 册 , 226 页 )